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
广告
为什么人在自然里待久了,会觉得内心突然变“轻”了?

网友问:

为什么人在自然里待久了,会觉得内心突然变“轻”了?是环境在治愈情绪,还是自然本身有特殊的能量场?

咨询师答:

人在自然里待久了,感到内心变“轻”,环境本身确实具有疗愈的作用,但也并非全部在于玄学意义上的能量场,而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心理、生理机制达成了深度匹配的结果。

1. 从生理的视角来看,自然环境中的低频声音,如风声、水声频率接近于胚胎中听到母亲心跳的节奏,会激活副交感神经,直接降低心率和肌肉紧张度,这种反应植根于婴儿期的安全感记忆。当处于自然界中,自然界里的自然声响普遍具有降噪效应,云层的流动、树叶的沙沙声,会令我们的大脑本能放松,进入低耗能模式,进入逐渐平静下来的状态里。

可以说,进入自然环境,近似等同于是将我们生理层面的“出厂设置”重启。

2. 进入自然环境,人类的进化记忆易被唤醒。

人类99%的进化史发生在自然环境中,对于开阔的视野、水源、绿荫的偏好早已被写入人类的基因里。现代人看到草原或湖泊时的放松感,本质是对远古生存密码的确认——“此地资源充足,且安全”。

3.自然的环境,可以帮到我们实现认知框架的“去中心化”。

面对山脉、星空等宏大景象时,人类会自然产生出敬畏之心,这种情绪能够帮助我们缩小“自我关注”的心理空间,研究发现它可减少37%的思维过度反刍,也因此可以减少很多过度纠结的问题。

而且,自然界里没有时钟和截止日期。“社会时间”创造,一方面提升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效率,同时另一方面也带来与日俱增的紧迫感,带来很多人类难以克服或者应对的精神压力。当可以重新切换回自然时间,脱离掉机械时间框架的体验,即能快速让内心的焦虑感获得缓解,回归原初的状态。

所以说,自然疗愈的功效,并非魔法,而是一套精密匹配人类身心需求的系统。当我们说自然的疗愈时,更像是说回到了我们生物学意义上的“家”,回归到了一个原始生存就很熟悉的场景中,人类的基因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,古老的生存系统会被唤醒。

人类的进化,常常是科技力量的高速发展,但真正从生物学的内在,以及精神系统构建的视角来看,几千年以来这些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,而这些又恰巧是形成我们身体、构建我们心灵的核心。

因此,当在现代社会中感到烦闷与困扰时,不妨多去大自然中走一走,看一看,吸收来自大自然的气息与养分,调养生息,开阔视野,让身心轻盈起来,重新回到充满活力的状态里,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适用的。
——刘老师